回答
在1992年之前参加工作的这部分人群才有视同缴费年限,否则就没有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是指实施养老保险政策之前的,国有或大集体企业职工的工龄。顾名思义就是实际没有缴,而算他已缴的年限。实际上主要是针对于在1992年之前参加工作的这部分人群,因为1992年之前还没有正式建立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所以说在92年之前很多人都已经参加工作,并且有相应的工作年限,那么这样的话,他的这个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都被认定为是视同缴费年限。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的规定,实行个人缴费制度前,职工的连续工龄可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可以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的规定,实行个人缴费制度前,职工的连续工龄可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可以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根据原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劳办发〔1997〕116号)文件规定,视同缴费年限,指参保职工实际缴费年限之前的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为零,是指在参保人在实际缴费之前的工作年限为零。机关事业单位正式职工调入企业后,应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原有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复员退伍军人、城镇下乡知识青年被招为合同制工人,且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其军龄及下乡期间按国家规定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年限,可视同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是指实施养老保险政策之前的,国有或大集体企业职工的工龄。顾名思义就是实际没有缴,而算他已缴的年限。国家对个人账户的基金通过中央公积金局统一进行管理和运营投资,是一种完全积细小的筹资模式。除新加坡外,东南亚、非洲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采取了该模式。
扩展资料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企业按本企业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北京是19%,其他城市可能不同),职工个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一般为8%)。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以个人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20%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全部由自己负担。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养老保险
国家为什么不承担1995年之前的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事实上国家应该承担这个包袱,保险公司当初就应该有这方面的预算追答
一、社保不是保险公司,社保本身就是国家的一个部门。所以国家让他出钱,他就必须得出钱,社保的预算在刚成立的时候就是这么预算的。二、国家就是通过社保承担的1995年之前的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三、我最不明白的就是你认为社保上国家有积累好还是没有积累好啊,有积累的时候,只能说明国家多收钱了,没积累的时间才说明国家在保障啊,近8年的退休费调整,人均调了近1100元,你说因为这个原因把社保积累弄空了还是坏事吗?四、其实养老保险亏空与否与个人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你存钱1万元到银行的时候是不会查每一笔银行贷款的,或者说你存钱的时候是不会考虑哪个银行亏损还是盈利的,不是吗?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