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宽裕的话,是需要给每个家庭成员配置保险的,给家庭成员配置保险,不仅是关爱家人的体现,更是一种责任的体现。给家庭成员买保险也有一定的讲究,遵循保险配置原则,逐步完善每个成员的保障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家庭保险怎么买,哪个险种比较好?
家庭商业保险购买规划因为存在风险,所以需要保险来规避风险,我们给自己,或是给家人配置保险,绝不是盲目的购买。首先我们需要对每个成员的风险进行一定的分析,按照保险配置原则,先考虑大人的保险,然后才是孩子,因为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保障。我们补充商业保险之前,需要确保自己有基本的社保保障,因为购买保险是以社保为基础的,这样购买的保险才更有保障。其次是保费预算,按照购买保险的原则,保费的支出,不应超过家庭年收入的20%,因此保费预算在年收入的10%-20%为宜,保额的选择则以年收入的10倍-20倍为佳。给大人配置保险以意外和医疗为主,其次是重疾保障,最后才是养老保险。给孩子配置保险应以规避意外风险为主,其次用医疗保险跟重疾险来保障孩子的健康问题,家庭经济条件宽裕的话,应及早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为孩子配置一份教育金保险。如果家庭经济预算不足,可先为最需要保障的起顶梁柱作用的人购买保险,在购买保险时,优先考虑人身意外保险和健康保险。
家庭保险哪种好按照家庭保险的配置原则确定最需要保障的人和险种之后就是产品的选择。保险市场上的同类保险产品有很多,大家在选择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筛选。一、保险公司的选择目前,购买保险的渠道有很多,不论是选择线上购买还是在代理机构购买,保险公司的口碑是很重要的,选择口碑好实力强的公司对日后理赔有一定优势。二、产品的选择同类产品的保费,保额,保障范围等情况也会有所区别,比如意外险的选择,一年期的综合意外险,保障期限是一年,保费一年一交,保障范围也相对较广。建议大家选择消费型的保险比较好,一是保费低,二是保障范围广,保额也很高。但是要注意的是消费型的保险如果保障期内没有出险,保单到期后是不退还保费的。
三、把握保险的三个时期买保险要重视等待期,等待期内出险,保险公司是不赔付的,而像健康类的保险,比如医疗险跟重疾险都有一定的等待期,等待期为30-180天,因此选择等待期短的产品能让被保人越早享受保障。同种产品续保的话不再计算等待期。其次是犹豫期,买了保险不合适想退保怎么办?如果是在犹豫期内想退保是可以全额退保的。但是建议大家不要退保,退保原因如果不是保险公司或是产品本身引起的,下次再投保就会有一定的影响。并且退保会使被保人失去了保障,此外,再投保的话,等待期也会重新计算。最后是宽限期,是保险人对投保人提供的一段较为宽裕的筹款时间,一般为60天,每次保费到期的60天内对投保人应缴保费不计利息,且在宽限期内出险,保险公司同样会承担保险责任。综上所述,家庭保险的配置是以社保为基础,按照购买保险的原则,先大人后小孩,先保障保险需求最大的人,在选购时要重视保险的三个时期,并注意产品的选择,进而完善每个成员的保障。
第一步 分析家庭财务状况、评估财务风险和保险需求分析家庭现状和财务风险,会更加明白自己买保险的目的,是为了应对风险的纯保障?还是为了退休后的养老规划?或是子女的教育金规划?绝大多数人排第一重要的需求是先把当前财务最大风险的保障做够。第二步 确定保险缺口和投保额度从家庭财务金融规划来看,保险保障的是财务安全,维持家庭正常周转,主要应对两方面风险1.家庭主要财务收入中断的风险:比如意外身故、伤残、疾病身故会影响经济收入,财务现金流中断,无法维持家庭继续周转。就需要意外险和寿险来转移风险。2.家庭财务被动大额支出的风险:比如发生重大疾病,比如恶性肿瘤,不仅无法工作影响经济收入,还会支出一大笔无法承受的治疗费用和护理费。就需要重大疾病保险转嫁风险。保额怎么计算?出现风险,就看需要多大的财务缺口弥补损失。至少有3种计算方式:1.生命价值法:补偿不幸身亡后经济损失,未来所有的收入减去支出来折现,比如每年收入10万,支出5万,还有20年退休,那么生命价值就是(10-5)*20=100万。2.遗属需要法:补偿家庭全部负债+家庭成员未来全部支出折现(每年生活费+子女教育费+父母赡养费)3.双10原则:用10%年收入保障10倍的年收入。以上三种,遗属需要法的计算方法最精确。在家庭奋斗期,建议用三者种最大的数值作为寿险和意外险的保额,家庭总保额按照收入比例分配到个人,而重疾险保额建议以重疾的治疗费用30万-50万加上3-5年的工作收入损失计算比较合适。第三步 明确保险购买顺序按照风险发生后带来损失程度划分,风险简单分为高风险和低风险。对于高风险,自我承担能力弱,所以高风险主要通过预防、回避和“保险”转移来减少其发生后的损失。保险主要应对是家庭无力自行承担的高风险。按照以上理论,保险购买的顺序是:意外险>寿险>重疾险。因为意外导致残疾几率更大,而残疾后不仅收入减少,还需额外的护理费和生活费,由此带来的财务影响远远大于直接身故。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很多险种是重疾险和身故共用保额,重疾理赔后寿险责任就终止了,这种做法欠妥,重疾用完保额之后再身故,家庭财务收入便无法得到经济补偿。因此重疾险同寿险保障责任不一样,都需要配置。家庭财务收入者为主要保障对象,寿险责任也主要针对处于奋斗期的青壮年,儿童和老年人寿险责任不是主要重点。工作中的青壮年保障重点是意外险、寿险和重疾险,如果保费有限,可购买定期消费险,让保障覆盖奋斗期的家庭责任;等经济条件好转在逐步考虑终身保障和养老问题。儿童主要需购买意外险和重疾险,有条件后可考虑教育险。老年人保障重点是意外险和医疗保险。第四步 确定合理保费支出保险还是保障最重要。建议在保障额度做足的基础上,结合自理理财能力再考虑其他储存型和理财型保险。经济条件不宽裕条件下,建议年保费控制在收入的5%—10%内最佳,这个时期以投资自己,提高收入为工作和家庭财务规划重点。第五步 挑选具体的险种学习常见险种的的基本结构和属性,比如什么是储蓄型保险,什么是消费险保险,什么是两全保险等,就可以在保险网站挑选适合自己的产品了。千万不可道听途说,受无良商家的影响,否则一定会掉坑的,毕竟普通老百姓很少有熟悉那些难懂的保险术语的。重点关键词:观察期、保障期限、缴费期限、保障责任、理赔条件和免责条款等。第六步 实际购买注意细节实际购买中按照需求、方案和计划购买,避免推销员忽悠后冲动购买。此外注意:1.具有直系亲属关系才能投保,比如一般本人只能给配偶、子女、父母投保;2.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合同,需要被保险人同意,否则合同无效;3.填写保单时,如实告知健康状况,避免理赔纠纷;4.提醒“亲笔签名”十分重要;5.填保单最好指明保险“受益人”第七步 投保后注意事项保险不是买了就高枕无忧了,很多细节关系到以后使用和理赔。1.利用好犹豫期,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如果有不懂的条款尽快咨询专业人士。发现购买的保险不适合自己,赶紧在犹豫期内退保,损失只是10元的工本费。2.向家人介绍自己购买的保险,并将自己的保险保单/合同放在家人清楚的地方。购买电子保单也建议打印并按照上述方法操作。3.职业和住址变更后及时做保险信息的更改,有些职业变更会影响保险理赔。还有按时缴费,以免保单失效。综上七步自助完成保险规划,不能一定保证顺利,但至少不会掉坑,必要时可寻求专业人士协助。